記得第一次來到這裡,正是剛開放步道的第一年,近處還能聽到山羌的叫聲,當時只是見到報紙上貼出來的一張山毛櫸的照片,及步道將開放的消息,就不知怎麼的來到這裡,還遇到為遊樂區負責拍照的攝影師以及他的同伴,以為空無一人的山頭,忽然從幾乎看不到路的地方冒出人來,還真嚇了一跳,他告訴我在路的盡頭看過去的對面山頭,還有大片的純林,只是路更難走了,那時剛開始自己一個人到處學習拍照,而他也蠻贊同這樣的,而不是像旅行團一樣的攝影團體。
沒有人的寧靜--山毛櫸步道前停車場,前景沒有可入鏡的,不過今天天色的幻彩,值得拍攝

起程--自然工法的步道,兩旁的苔癬長得很茂密可見濕氣重,下雨過後,中央的木頭很滑,雖然表面有粗操的切割

歷史的軌跡-轉轍器-這張是拍攝於2004剛開放步道的第一年,因為有經過整理所以可以看得到,照片中的小松是從鐵軌中央長出來的,可見已經過了好久的時間,是當年運送用的鐵軌,這次來找已埋沒在草堆中了。
(缺)
沒有楓紅也要擁有一季金黃-1

沒有楓紅也要擁有一季金黃-2

沒有楓紅也要擁有一季金黃-3

還沒正午,霧氣就從蘭陽溪的源頭,崩落的峽谷下飄上來,這時遊客也開始到達了,不知道他們這時候來能看到什麼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