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8月25日 星期日

短棘鰏(三角仔)

短棘鰏俗稱三角仔,在台灣只有台灣西南部海域與小琉球才有分佈,棲息地以沿岸沙泥底質水域為主,所以在沿岸淺水地區、潟湖或河口都有分佈。對半淡鹹水的耐受性佳,常進入河口,為廣鹽性的魚類。能發出「幗、幗、幗」的聲音。ㄧ般都在底層(10~110公尺)活動以及覓食,為肉食性,以小型浮游動物及底棲性生物為食。 
全年皆可捕獲,盛產期在夏季,大多以流刺網或灘釣為主要捕獲方式。肉質細嫩鮮美,適合以紅燒或煮湯的方式料理,用烤的和蒸的也很美味。
在921地震前,這種魚只有不到十公分大小,全身表面有很多粘液,故很少有人專門捕捉食用,有人認為是因為地震改變沿海環境,昔日沒人要的魚,現在卻奇貨可居,目前也有養殖。




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

赤尾鰺

立秋過後,雖然天氣依舊酷熱,但巴攏魚群已悄悄出現在北部 近海各釣場。這一陣子,不論白天或夜間出海,只要是接近海底 有礁石的水域,經常會遇到成群巴攏搶食釣餌,一竿可以拉上一 整串魚;雖然牠的體型不大,但是數量多且索餌強,魚群出現的 時候往往令人忙得應接不暇。巴攏魚群的出現,也為近期海釣、頻添了不少熱鬧的氣氛。 

   巴攏是北部地區漁民對真鰺和紅瓜鰺等小型鰺科魚類的俗稱, 由於這類魚的尾柄上有一列硬質的稜鱗,因此又有「硬尾仔」的 稱乎。這兩種魚外型十分近似,最大的差別是真鰺體型較扁,尾 部呈黃色,因此又俗稱「黃尾巴攏」;紅瓜鰺體型較圓,尾部呈 紅色,俗稱為「赤尾仔」或「紅尾巴攏」

    在北部地區,巴攏由於盛產期數量多,一般圍網漁船可以大量捕獲,身價不高。但事實上,牠的肉質十分細嫩且富含油質,而且肉中沒有暗刺,比高價的黃雞魚都還 美味;但釣起後一定要迅速冷藏注意保鮮,同時趁新鮮時食用。若來不及冰凍保鮮,魚體很快不新鮮,所以民間有「爛巴攏」之稱,也因此貶低了巴攏的食用地位。 到現在除日本料理店外,民間也不常吃,捕獲的巴攏以加工成為飼料為主,與日本人愛吃竹莢魚相較之下有天壤之別。


赤尾竹莢魚
竹筴魚的尾巴前有一排硬質的粗鱗,因此另有“硬尾仔”的稱呼。品種很多,且依棲息地的不同,而有不同口感,赤尾竹莢魚體型較圓,尾部呈紅色,俗稱為「赤尾仔」,和其他竹筴魚比起來價格較低,例如白尾跟黃尾的品種。 由於數量多,一般圍網漁船可以大量捕獲,離水後迅速死亡,且保存不易,所以價格不高,魚貨量大時,經常當成飼料使用。但事實上,牠的肉質十分細嫩且富含油質,而且肉中沒有暗刺,好吃的赤尾竹筴魚,要選用釣獲方式,釣起後放血,放置塑膠袋內隔離淡水,並迅速冷藏,同時趁新鮮時食用。 竹筴魚適合各種煮法,有放血且冷藏保存良好的赤尾竹筴魚,適合生魚片吃法,或是切塊淋上熱高湯做成茶泡飯,熟成的魚肉可加工做成丸子,片下的魚骨適合酥炸,以乾煎或烤的方式可以釣獲後,以背開法剖半,抹上少許鹽略醃,待回家洗去鹽分再料理,或是使用一夜干的料理方式也很適合




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

白蛤

白蛤與一般蛤蜊有差別,白蛤的殼薄外形較圓胖,外殼也比較粗糙,潛藏在潮線較高約10至15公分的泥灘地下,因非養殖業者放養,加上它的含沙量遠高於蛤蜊,離開海水後很容易死亡,以致以往較少人挖掘,這次颱風因養殖在較深海的蛤蜊遭泥沙掩沒嚴重,蛤蜊缺貨下,有人挖掘白蛤替代。
每顆白蛤約2公分大,肉質與蛤蜊差不多,但因含沙量是蛤蜊的3倍以上,進行排沙時間也較文蛤多出2倍以上,且非專業者經排沙後,蛤肉往往仍會含有殘沙,他們一般是先讓白蛤排沙4小時,再拿進冰箱冷藏一夜後,再重新排沙一次,往往蛤肉就不會含沙。
白蛤雖然是常年生貝類,但2年以上的白蛤,蛤肉較肥碩且含水量較足,吃起來比較有味道,今年入夏以來,因氣溫偏高,海中藻類成長快速,這次颱風挾帶的強勁雨勢,把陸地一些浮游生物大量沖入海中,在食物充足下,白蛤長得特別肥碩,成為今年意外的收穫。

2012年2月11日 星期六

去年冬天天氣溼冷風浪大,紫菜生長良好,而且農曆年前需求最大的時候,天氣持續不好,無法上礁採集,所以今年紫菜品質特別好

    生紫菜煎蛋


2012年2月8日 星期三

煎旗魚腹

正旗魚,是日本料理店常見的生魚片用魚,油脂豐富味道甘美,和鮪魚同屬營養價值極高的大型魚類,本省常見的正旗魚,有黑皮旗魚、白旗魚、紅肉旗魚、芭蕉旗魚…
而劍旗魚,全世界只有一屬一種,體型和正旗魚類似,俗稱旗魚舅, 肉質柔軟脂肪多,一般以烹煮方式居多,而腹部兩旁的腹肉,最適合煎或烤食。

2012年2月2日 星期四

臭肚魚又名象魚,喜歡啃食附生在礁岸的海藻,草食性的細長腸子,經常塞滿部份消化的海藻,釣獲後如果沒有好好保存,肚子裡的藻類開始發酵,發出藻臭味,故通稱臭肚。
漁民對於有毒魚類俗諺:一魟、二虎、三沙毛、四臭肚…臭肚在背鰭、腹鰭和臀鰭都有中空硬棘,內含蛋白質神經毒,雖不致命但會腫脹抽痛,嚴重過敏者須就醫,如在野外可用氨水,尿液或挖出魚眼塗抹可減輕症狀。
雖然臭肚有毒,但魚肉細緻,不管是煎煮炒炸都很好吃,屬於全方味料裡的魚,煮湯宜用薑絲清湯,味增則不太適合,至於煎食,可先略煎熟後加奶油再煎,奶油味道可除去藻味增加香氣,如果直接用奶油煎,容易燒焦...













2011年12月16日 星期五

鮸魚

台灣西部沿海多沙岸,盛產鮸魚,尤以入冬之際油脂豐富最為好吃。 海口人好吃魚類排名,最常聽到ㄧ鯃二鮸三嘉魶,雖然各地排名各有喜好,鮸魚總排在五名之內, 俗諺:有錢呷鮸,冇錢免呷。今天沒錢也要吃s(^_^)v